《清代西人见闻录》是一部由英国传教士马士(H.B. Morse)所著的书籍,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于1923年出版,该书以马士在清朝时期在中国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为素材,详细记录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为我们了解清代历史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马士,英国传教士,出生于1849年,曾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后赴中国传教,他在中国生活了40多年,亲身经历了晚清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民族危机,马士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见闻和记录,让西方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
《清代西人见闻录》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
二、传教士在中国的生活:马士详细描述了自己在中国传教的生活,包括传教工作、与当地居民的交往以及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
三、清代社会概览:马士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对清代社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描述。
四、晚清时期的民族危机:马士记录了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的内忧外患,以及中国人民的抗争和努力。
《清代西人见闻录》一书具有以下特点:
1、独特的视角:作为一位西方传教士,马士以其独特的视角观察和记录了清代中国社会,为我们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2、丰富的史料:马士在书中引用了大量史料,包括官方文件、私人信件、地方志等,使该书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3、深入的分析:马士对清代社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为我们了解清代历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4、情感真挚:马士在书中表达了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使该书更具感染力。
《清代西人见闻录》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的著作,通过阅读该书,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清代社会,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