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目录导读:
《说文解字注》卷六四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字学著作,由清代学者段玉裁所著,该书作为《说文解字》的注解之作,对汉字的起源、演变、意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是研究汉字文化的重要文献。
作者:段玉裁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1981年
《说文解字注》卷六四六是《说文解字》的注解之作,全书共三十卷,卷六四六为其中一卷,段玉裁在注解《说文解字》的过程中,不仅对原文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还对汉字的起源、演变、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我们研究汉字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卷六四六主要注解了“心”字部首及其相关汉字,以下为部分内容摘要:
1、“心”字部首
段玉裁在注解“心”字部首时,指出:“心者,人之所主也,故从肉,肉者,心之形也,心者,所以含血气,故从血,血者,心之液也,心之血气,所以为志意,故从志,志者,心之所之也。”这一注解揭示了“心”字部首的构成及其所代表的含义。
2、“志”字
段玉裁注解“志”字时,指出:“志者,意之所之也,从心,下日,日者,志之所照也,故从日,志之所之,必有所照,故从照,照者,明也。”这一注解揭示了“志”字的构成及其所代表的含义。
3、“意”字
段玉裁注解“意”字时,指出:“意者,心之所存也,从心,下言,言者,意之所发也,故从言,意之所存,必有所发,故从发,发者,言也。”这一注解揭示了“意”字的构成及其所代表的含义。
4、“想”字
段玉裁注解“想”字时,指出:“想者,心之所存也,从心,下相,相者,想之所及也,故从相,想之所及,必有所及,故从及,及者,至也。”这一注解揭示了“想”字的构成及其所代表的含义。
《说文解字注》卷六四六通过对“心”字部首及其相关汉字的注解,为我们揭示了汉字文化的深邃内涵,该书不仅是一部文字学著作,更是一部汉字文化的宝库,对于研究汉字文化、传承汉字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