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目录导读:
《赋史大要》是近代海外汉学名著丛刊之一,由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王观堂先生所著,该书由中华书局于1987年首次出版,是我国海外汉学研究的经典之作。
王观堂(1887-1957),原名王世杰,字观堂,江苏吴县人,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曾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校教授,王观堂先生在历史学、文学、哲学等领域均有深入研究,尤其擅长历史文献的整理与考证。
《赋史大要》是王观堂先生在长期研究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对古代赋史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的学术著作,该书以赋史为研究对象,从赋史的起源、发展、演变等方面,全面揭示了我国古代赋史的全貌。
《赋史大要》共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主要介绍了赋史的起源、发展、分类、代表作品等内容;下卷则重点分析了赋史中的文学、哲学、历史等方面的价值。
1、上卷
上卷共分为四章,分别为:
第一章:赋史的起源与发展
本章介绍了赋史的起源,从先秦时期的《诗经》到汉代的赋,以及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时期的赋史发展。
第二章:赋的分类与代表作品
本章对赋进行了分类,包括辞赋、骈赋、律赋、文赋等,并对各类型的代表作品进行了介绍。
第三章:赋的文学价值
本章分析了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探讨了赋在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体裁中的影响。
第四章:赋的哲学价值
本章从哲学角度出发,分析了赋在思想史上的价值,探讨了赋与儒家、道家、佛家等哲学思想的关联。
2、下卷
下卷共分为四章,分别为:
第五章:赋的历史价值
本章从历史角度出发,分析了赋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探讨了赋与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等方面的关联。
第六章:赋的社会价值
本章从社会角度出发,分析了赋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探讨了赋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第七章:赋的传承与创新
本章探讨了赋在传承与创新中的问题,分析了赋在当代文学、艺术、学术等方面的价值。
第八章:赋的启示与反思
本章对赋史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对当代学术研究的启示与反思。
《赋史大要》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著作,对于研究我国古代赋史、文学、哲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