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目录导读:
《苍南县土地志》是一部系统记载苍南县土地资源、土地利用、土地管理等方面历史与现状的专著,本书由苍南县土地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作者:苍南县土地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
《苍南县土地志》旨在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苍南县土地资源的历史演变和现实状况,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参考,本书共分为九章,涵盖了苍南县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土地管理、土地权属、土地利用、土地整治、土地市场、土地法规等多个方面。
第二章“社会环境”是本书的重要篇章,以下是对该章节内容的详细介绍。
第二章 社会环境
苍南县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东临东海,南接福建省,西靠温州市,北濒瓯江,全县总面积为18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75公里,境内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北高南低,海拔最高点为南雁荡山,海拔1100米,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截至2015年,苍南县总人口为100万人,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其他少数民族有畲族、回族等,人口密度较高,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沿海平原地区。
苍南县经济以农业、渔业、工业和旅游业为主,近年来,苍南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特色农业、海洋经济和旅游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事业发展迅速,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土地资源是苍南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为加强土地管理,苍南县制定了相应的土地政策,包括土地规划、土地利用、土地权属、土地整治、土地市场等方面,这些政策旨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土地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本章通过对苍南县社会环境的概述,揭示了土地资源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在今后的土地管理工作中,应充分考虑社会环境的变化,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动苍南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苍南县土地志》第二章“社会环境”详细介绍了苍南县的自然地理环境、人口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土地资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土地资源在苍南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今后土地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