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目录导读:
书名:《弟子规》
作者:李毓秀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5年
《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由清朝李毓秀所著,该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结合古代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儿童的品德、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
《弟子规》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总序、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全书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比喻,阐述了为人处世的道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总序:总序部分简要介绍了《弟子规》的起源、作者及目的,强调了培养儿童品德的重要性。
2、入则孝:本部分主要讲述了孝道的重要性,教导儿童尊敬父母、孝顺长辈,培养家庭和谐。
3、出则弟:本部分阐述了兄长对弟妹的关爱和教导,强调兄弟姐妹之间的团结互助。
4、谨而信:本部分主要讲述了言行举止的重要性,教导儿童言行一致,诚信待人。
5、泛爱众:本部分强调了爱心的广泛传播,教导儿童关爱他人,关心社会。
1、总序
《弟子规》总序部分指出:“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这句话强调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要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学习礼仪,养成良好的品德。
2、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是《弟子规》中关于孝道的经典语句,它教导儿童要听从父母的教诲,勤快地完成父母交代的任务。
3、出则弟
“兄弟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这句话强调了兄弟姐妹之间的团结互助,以及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4、谨而信
“言语忍,忿自泯;德有伤,贻笑人。”这是《弟子规》中关于言行举止的经典语句,它教导儿童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言行一致,做到诚信待人。
5、泛爱众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句话强调了关爱他人的重要性,教导儿童要有羞耻之心,遵守社会公德。
《弟子规》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了千年智慧,弘扬了民族精神,通过诵读《弟子规》,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古代教育理念,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品德,成为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在新时代,我们更要珍惜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将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