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人格:从奈菲蒂蒂到艾米丽·狄金森的艺术与颓废》一书由美国艺术史学家凯瑟琳·A·莫里斯(Kathleen A. Morrison)所著,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于2011年出版,这本书是一部跨学科的研究作品,探讨了从古埃及法老王后奈菲蒂蒂到美国诗人艾米丽·狄金森等艺术家作品中的性别、艺术风格以及颓废美学。
凯瑟琳·A·莫里斯在书中通过深入分析艺术作品,揭示了不同历史时期艺术家对性别的理解以及艺术风格的变化,她认为,艺术家们通过作品展现了他们对性别的探索、对美的追求以及对社会规范的挑战。
以下是本书的大纲:
1、引言:艺术与性别的交汇
- 介绍性别在艺术史中的重要性
- 阐述本书的研究目的和方法
2、奈菲蒂蒂:古埃及女性的形象与艺术
- 奈菲蒂蒂的生平与形象
- 古埃及艺术中的女性形象
3、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性别角色的转变
- 女性在艺术中的地位与形象
- 艺术家对性别角色的反思
4、18世纪:洛可可艺术与女性解放
- 洛可可艺术的风格与特点
- 女性在洛可可艺术中的地位
5、19世纪:浪漫主义与颓废美学
- 浪漫主义艺术中的性别表达
- 颓废美学的兴起与发展
6、20世纪:现代艺术与性别革命
- 现代艺术中的性别问题
- 性别革命对艺术的影响
7、艾米丽·狄金森:女性诗人与艺术
- 狄金森的生平与诗歌创作
- 狄金森诗歌中的性别意识
8、艺术与性别的永恒话题
- 总结本书的研究成果
- 对未来性别研究的展望
通过以上章节,凯瑟琳·A·莫里斯系统地梳理了从古至今艺术与性别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艺术作品中性别角色的演变过程,本书不仅为艺术史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为广大读者呈现了一幅幅精彩的艺术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