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目录导读:
《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是著名历史学家胡绳所著,由人民出版社于1980年出版,本书共分为五编,详细阐述了中国海关在近代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海关的侵略和控制。
第五编《中国海关与缅藏问题》主要探讨了帝国主义势力通过控制中国海关,对缅藏地区的侵略和干涉,以下是该编的主要内容: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通过鸦片战争等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放市场,获取贸易特权,为了进一步控制中国市场,帝国主义势力开始觊觎中国海关,185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规定中国海关由外国人管理,此后,法国、德国、俄国等列强纷纷效仿,争夺中国海关的管理权。
帝国主义势力通过控制中国海关,加强对缅藏地区的侵略和干涉,以下为几个具体案例:
1、英国对缅甸的侵略:19世纪末,英国通过《英缅条约》将缅甸纳入其势力范围,此后,英国利用中国海关管理权,加强对缅甸的经济和政治控制。
2、英国对西藏的干涉:19世纪末,英国通过《中英藏印条约》获得对西藏的贸易特权,此后,英国利用中国海关管理权,干涉西藏内部事务,支持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对抗。
3、法国对西藏的侵略:19世纪末,法国通过《中法藏印条约》获得对西藏的贸易特权,此后,法国利用中国海关管理权,干涉西藏内部事务,支持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对抗。
面对帝国主义势力对缅藏问题的干涉,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以下为几个具体案例:
1、1910年,清政府颁布《海关管理法》,规定中国海关由中国人管理,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海关的控制。
2、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政府继续推进海关改革,逐步收回海关管理权,1930年,中国政府最终收回海关管理权,结束了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海关的侵略和控制。
《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第五编 中国海关与缅藏问题》一书详细阐述了中国海关在近代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海关的侵略和控制,通过对缅藏问题的探讨,揭示了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的侵略和干涉,以及中国政府为维护国家主权所付出的努力,该书对于我们了解近代中国历史,认识帝国主义侵略本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