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目录导读:
《景岳全书》卷20,作者:张景岳,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时间:2011年。
《景岳全书》是我国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医学著作,全书共24卷,分为医经、本草、方剂、医案、养生等部分,涵盖了中医学的各个方面,卷20主要论述了内科杂病的治疗原则和方剂应用。
《景岳全书》卷20是《景岳全书》的最后一卷,也是中医内科杂病治疗的重要篇章,作者张景岳在卷20中,对内科杂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为后世中医内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卷20共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论述了内科杂病的辨证要点,包括脉诊、舌诊、望诊等方面的内容;下篇则重点介绍了内科杂病的治疗方剂,包括汤剂、丸剂、散剂等。
在卷20中,张景岳提出了“八法”治疗原则,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这八法贯穿于内科杂病的治疗全过程,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张景岳还创立了许多著名的方剂,如六君子汤、四君子汤、八珍汤等,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
1、辨证要点
(1)脉诊:张景岳认为,脉诊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他详细介绍了各种脉象及其临床意义,如浮脉、沉脉、迟脉、数脉等。
(2)舌诊:张景岳认为,舌诊可以反映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等状况,他详细介绍了舌质、舌苔、舌下络脉等方面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3)望诊:张景岳认为,望诊可以观察患者的面色、形态、精神状态等,从而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轻重。
2、治疗方剂
(1)汗法:适用于表证,如感冒、头痛、发热等,常用方剂有桂枝汤、麻黄汤等。
(2)吐法:适用于里实证,如食积、痰饮等,常用方剂有瓜蒂散、三黄丸等。
(3)下法:适用于里实证,如便秘、积滞等,常用方剂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等。
(4)和法:适用于调和阴阳、调和气血,如调和肝脾、调和脾胃等,常用方剂有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等。
(5)温法:适用于寒证,如腹痛、腹泻等,常用方剂有理中丸、四神丸等。
(6)清法:适用于热证,如发热、口渴等,常用方剂有白虎汤、黄连解毒汤等。
(7)消法:适用于积滞、痰饮等,常用方剂有二陈汤、枳实导滞丸等。
(8)补法:适用于虚证,如气虚、血虚等,常用方剂有四物汤、八珍汤等。
《钦定四库全书》子部——《景岳全书》卷20是一部具有极高价值的医学著作,它不仅为后世中医内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和方剂选择,对于中医爱好者来说,阅读此书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