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目录导读:
《吕不韦世俗教育思想与《吕氏春秋》选读 第1辑 第13卷》
作者:吕不韦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09年
《吕不韦世俗教育思想与《吕氏春秋》选读 第1辑 第13卷》是《吕氏春秋》选读系列之一,由秦朝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吕不韦所著,该书收录了《吕氏春秋》中的部分篇章,旨在深入探讨吕不韦的世俗教育思想及其在《吕氏春秋》中的体现。
吕不韦,战国末期秦国的大商人、政治家,曾担任秦国宰相,他提倡“兼爱”、“非攻”、“尚贤”等思想,主张以法治国,重视教育,提倡实用主义教育,吕不韦的这些思想在《吕氏春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吕氏春秋》是吕不韦组织编纂的一部综合性著作,全书共二十六卷,分为八纪、十二纪、二十六篇,该书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是研究先秦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文献。
《吕不韦世俗教育思想与《吕氏春秋》选读 第1辑 第13卷》第13卷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的重要性:吕不韦认为,教育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一个人要想成为有用之才,必须接受良好的教育。
2、世俗教育思想:吕不韦主张世俗教育,即教育应贴近实际,注重培养人的实用能力,而非仅仅追求空洞的道德教化。
3、教育内容与方法:吕不韦提出了“六艺”教育体系,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强调教育应全面培养人的品德、智慧、才能。
4、教育与政治:吕不韦认为,教育应服务于政治,通过教育培养人才,为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5、教育与社会:吕不韦强调教育应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人民生活,使教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吕不韦世俗教育思想与《吕氏春秋》选读 第1辑 第13卷》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丰富了先秦教育思想研究:该书对吕不韦的世俗教育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为研究先秦教育思想提供了新的视角。
2、促进了《吕氏春秋》研究:该书选取了《吕氏春秋》中的部分篇章,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吕不韦的思想体系。
3、为当代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吕不韦的世俗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有助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
《吕不韦世俗教育思想与《吕氏春秋》选读 第1辑 第13卷》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著作,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推动当代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